麝香

首页 » 常识 » 问答 » 甄嬛和眉庄的命运,其实都藏在碎玉轩里光
TUhjnbcbe - 2025/6/29 17:27:00

说起碎玉轩的秘密,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海棠树下藏的麝香?

甄嬛宫里的佩儿无意间发现了海棠树下蚂蚁绕路的行为,后来便挖出了埋在海棠树底下的麝香。

海棠树下的桂花到底是谁放的?

我看有人说,这是皇后为了控制甄嬛而埋进去的,因为她在得知甄嬛被华妃安排去了碎玉轩后,便安排人给碎玉轩种了几棵桂花树,桂花还正好可以遮挡掉这股子骚臭味儿。

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,因为它混淆了两个事实:

第一,甄嬛是在海棠树底下发现的麝香,而非桂花树下。

第二,麝香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埋进去了。

甄嬛她们入宫是开学季9月份左右,海棠当天春天就没开花,说明早在甄嬛进宫一年多前就被埋了麝香,所以不可能是皇后送桂花的时候才埋进去的。

很多人问光头这个海棠树底下的麝香谁放的?这个毋庸置疑是宜修本姨啦。

这个需要基于当时宫中的大背景做推断。新人入宫前宫里有两股明势力和一股暗势力,这股暗势力即端妃,但她一直是处于避世休眠状态蛰伏未动,两股明势力即皇后和华妃。

所以麝香只可能出自皇后和华妃之手。虽然芳贵人和华妃之间有过节和冲突,但华妃基本上是麝盲,如果她麝香很了解,也不至于安陵容都闻到了欢宜香的问题,但华妃却身陷囹圄不自知。所以华妃这样的麝盲连麝香的气味都不了解,更别说有那样的渠道和资源弄到这种罕见的东西。

那皇后为什么要在碎玉轩埋下麝香呢?我们知道碎玉轩之前住了一位小主叫芳贵人,她敢和华妃正面刚,说明也是位不好惹的主儿,自己有孕后更是恃宠而骄,那皇后觉得这样的人没办法掌握在自己手里,生下孩子也是个威胁,所以干脆弄掉她。

皇后为什么要送桂花?

那麝香既然已经埋了那么久,大家也都没发现,皇后为什么还要在甄嬛入住碎玉轩后有点画蛇添足地送桂花进去呢?

首选当然是遮掩麝香的气味。为什么要遮掩?之前大家不也都没发现吗?因为她对甄嬛并不了解,因为她不知道甄嬛和她的陪嫁丫头对麝香的了解程度有多高,那比如像安陵容那样的人住进碎玉轩,肯定直接就会察觉到设想的气味,所以她必须拿香甜四溢的桂花这样下气味。

另外,向甄嬛示好。因为皇后其实也想利用甄嬛与纯元的相像的优势,把她拉入自己阵营,所以她一开始规划甄嬛入住承乾宫,后来被华妃改了地方。既然没有通过这个方式示好成功,那就送点东西以表诚意。

第三,“捧杀”是皇后的惯用伎俩,面上给你送桂花添贵气,实际上用麝香阻止你怀孕,这样也方便未来把甄嬛收入麾下后对她的掌控。

还有一个佐证是,当富察贵人小产,太医诊断出甄嬛怀孕后,大家可以看下太后和皇后同框的表情对比,太后是吃惊,但皇后是比吃惊更深一层的表情,是皱着眉头的“惊恐”,这是皇后难得没有做好表情管理的时刻,因为实在实在实在是太意外了:碎玉轩不是有麝香吗?怎么会怀孕?真的吗?我不信。

所以综上可以得出,从动机到证据,碎玉轩的麝香就是皇后放的。

其实光头真正想说的碎玉轩的秘密,当然不是碎玉轩的这股子“骚臭味儿”。

碎玉轩里的两副对联

光头要说的碎玉轩的秘密,也与两首诗有关:

第一句是进碎玉轩正门上的一首诗:“沧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。”这首诗大家很熟悉,高中语文课本里学过的李商隐的《锦瑟》,这是一首悼亡诗,是李商隐写于妻子去世之后,是对美好青春年华的追忆。这句诗的下一句是: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。

纯元已成为回不去的青春年华,那么嬛嬛的出现就是对这段美好年华的追忆,但庄生梦蝶、杜鹃啼血从一开始就埋下了。

然而这还不算最厉害的伏笔。我们再回过头来看,正门对面还有一首诗:“不知春色早,疑是弄珠人。”

这首诗叫《江滨梅》,写的是冬日里的梅花。甄嬛和纯元都喜欢梅花,四郎傻傻分不清楚,错把甄嬛当作佩着明珠的纯元仙女。

我们再来看“碎玉轩”这个名字。在前面我们说过,甄嬛本来叫甄玉嬛,她自己后来把玉去掉了。可碎玉轩承载了甄嬛青春年华里的美好回忆,也成为了那个让她痛彻心扉的伤心之地。所以,碎玉轩碎的,不就是甄嬛这块玉么?即使把名字里的“玉”去掉,但命运怎会那么轻易饶过你。

眉庄与碎玉轩的纠缠

甄嬛离宫后,眉庄入住碎玉轩。眉庄的性格,是“宁可枝头抱香死,何曾吹落北风中”的孤傲,是“宁为玉碎不为瓦全”的刚正,最后眉庄血崩碎玉轩,所以碎玉轩碎的又何尝不是眉庄的“宁为玉碎”的气节?

看到这里,我总会想起红楼梦第五回,宝玉在太虚幻境里看到预示很多人生命结局的判词,但是当你没有真正经历到人生的那个时刻,是看不懂那些的。就像我们去寺庙里抽签看流年,或者看星座运势,那些话总是说得模棱两可含糊其辞,而只有最后的事情发生了,我们回过头来才能参透它的意义。

所以,结局从来不是生命真正的意义,而一步步走向结局的脚印和路程才是生命的真谛。

前面我们讲了第一集甄嬛在甘露寺请香时,佛寺对命运预示的伏笔,很多人认为这是牵强附会。

光头觉得,好的作品就是千人千面的:就像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,现代红学的研究者挖出了那么多伏笔细节,不见得都是曹雪芹的初衷和本意,也有可能是巧合,或者说研究者自己的理解。

但这就是文艺作品无处安放的该死的魅力啊!

1
查看完整版本: 甄嬛和眉庄的命运,其实都藏在碎玉轩里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