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笑,年出生于沈阳,后迁居长春。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,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经管学院。
▲创业“黑马”陈笑
不过圈里圈外很少有人称其本名陈笑,倒是“笑哥”来得亲切,就连公司里那些90后的员工都这么称呼他。有人分析,“笑哥”首先来源于他的名字,同时与他积极向上、敢闯敢干、充满阳光的人生态度相关。同事、朋友与他相处,总能感受到一种温暖。在朋友圈里,他总是释放出一种“笑能量”。
近日,在海口周边最具代表性的农庄之一冯塘绿园郁郁葱葱的橄榄林下,笔者就人生、乡村旅游、共享农庄、互联网创业以及海南自贸区(港)建设等话题,对“笑哥”作了一次专访。
1
北漂之路
虽为“70”后,“笑哥”的人生,经历可谓跌宕起伏,充满传奇色彩。这种淬炼应该是他从孩童时期开始的。
“笑哥”小时候就有“神童”之誉。5岁上学,小学跳级,中学、大学也是飞跃式的读完,比其他同龄人更早步入社会。
▲“70”后“笑哥”的人生经历,
跌宕起伏,充满传奇色彩
十几岁已经在报刊发表文章,获得多个诗歌奖项。19岁参加工作,在单位的一场大爆炸中与死神擦肩而过,并且救火救人荣立二等功。20岁通过招考在几千人中脱颖而出,进入吉林省一家主流杂志社担任编辑。先后在新华社吉林分社延边支社《经贸时报》、吉林省妇联《时代姐妹》杂志社做过记者,创办过《人间指南》杂志。一边办杂志,一边客串电台主播、为电视台策划栏目写脚本。那时的“笑哥”,忙并快乐着。就在工作成绩如日中天的时候,突然有一天,“笑哥”脑洞大开,走上了前途莫测的北漂之路。
▲与文化名人郭德纲
做文化做传媒一定要去北京这个*治文化中心,新闻出版、文化产业是“笑哥”喜爱又擅长的行业。“笑哥”带着这样一种执着闯入北京新闻出版文化产业,一干就是十多年,并成为这个行业令人羡慕的佼佼者。
年,参与创办《中华合作时报》;年,任中国企业联合会、中国企业报社《企业家周刊》主编;年,任中国市场经济报社《企业家周刊》主编;年,任《名人》杂志执行主编;年,任嘉理产业投资集团传媒事业部投资经理、新华传媒工场顾问;年,任中筝文化产业集团副董事长。
▲与影视大鳄邓建国
在当时刚刚兴起的文化传媒投资热潮中,陈笑通过一次合作的机会踏入了投资领域,迅速成为中国最早一批传媒产业投资人。年前后,陈笑撰写了一大批行业研究文章,参与了《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(蓝皮书)》的编写,独立撰写了12万字的《中国期刊投资报告》,是国内第一本期刊投资的行业研究报告。他还和IDG的熊晓鸽、互动媒体集团洪晃以及人民大学喻国明院长、传媒大学*升民院长等行业专家一起担任清华大学首届传媒EMBA高级研修班的主讲老师,同时成为各种高峰论坛的演讲嘉宾。
▲与北京华达集团董事长李晓华
“笑哥”参与创办的中筝文化集团,获得了文化部“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”称号。中筝文化的演员还为前来参加中非论坛的各国元首进行了古筝表演,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和使者。
2
海南创业圈的一个传奇
闯荡北京多年,年,一次偶然的海南度假,“笑哥”结束了北漂生涯,转而千里迢迢南下,来到宝岛海南安营扎寨,成为新岛民,开启了他另一段智慧人生。
▲年,“笑哥”结束北漂生涯,千里迢迢南下,来到宝岛海南安营扎寨,成为新岛民
年到年间,“笑哥”独立操盘开发了三四个房地产项目,完成开发面积超过30万平米,由此对整个房地产行业有了全面的了解。
“笑哥”坦陈:“当时房地产对我来说,是一门完全陌生的行业,几年下来,我觉得它是一门非常锻炼人的行业,它跟我之前从事的传媒行业所打交道的人群和所